歌唱的重要性

by Vivian Chen


為什麼上的是鋼琴課,老師卻要鼓勵孩子唱歌呢?
人類是什麼時候開始擁有音樂的呢?這是一個沒有確切解答的問題。但可以知道的是,音樂的起源來自於人類的聲音。達爾文(Charles Darwin)認為人類模仿鳥鳴及動物的叫聲,是音樂創造的源頭;社會學家布赫爾(Karl Bűcher)提出當人在勞力工作時,呼出有節奏的喊聲,造成了原始音樂的理論。無論是何種說法,都說明了這世上最元老級的樂器,其實就是我們的身體、我們的聲音。

既然我們的身體就擁有最自然的樂器,那麼在學習其他樂器種類時,為何不好好相互運用呢?19 世紀知名的匈牙利作曲家及音樂教育家柯大宜(Zoltán Kodály)曾經說過:「音樂學習的開始必須運用孩子最自然的樂器—歌唱來進行,這是必須確認的價值觀。」他甚至還認為在未能透過歌唱建立音樂基礎能力之前,不應該接觸任何樂器,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提醒,因為歌唱必須建立在好的樂譜讀寫、節奏辨別,甚至是情感的表達上。透過歌聲,我們才能夠體驗樂曲中的呼吸、音域的高低、樂句的長短及調性上的差別。19 世紀的瑞士音樂教育家達克羅茲(Émile Jaques-Dalcroze)也在他的教學系統中,主張運用歌唱來建立學生音感及調性能力,這些推崇告訴我們,會唱了以後再彈奏樂器,能讓學習樂器的成效事倍功半。

在孩子未能有足夠技巧演奏或是初學鋼琴時,老師的歌唱引導,就會是一個很好的模仿對象。透過歌唱將樂譜轉換為聽覺的聲響,確認孩子認得譜上的音、曉得節奏的變化,有時帶入力度的差別,經由歌聲的傳導,他們更能體會該如何利用鋼琴來演奏出一樣的效果。這樣的學習會比一昧地注重手上功夫,戰戰兢兢的彈奏新曲子,更來得生動且有共鳴。我一直鼓勵孩子多唱歌,學會聆賞好的音樂前,不妨多聽聽自己的聲音,如何創造音樂的抑揚頓挫,並不是單純靠技巧就能達到,撇除掉手指的忙碌,認真看著譜並且唱出,有時候反而能幫助孩子清楚樂譜的要求,而且歌唱是隨時隨地的,想唱就唱,讓孩子習慣把音樂融合在生活當中,無論有沒有好的歌唱技巧,至少都比練習樂器來的更得心應手,家長在這當中也能透過陪著孩子一起唱,讓孩子更願意坐在鋼琴前,努力練習,好當爸爸媽媽的伴奏。我認為,讓手指聽話的前提不是無止盡的練習,而是先把這些樂音,透過歌唱,串聯在我們的腦海裡。

參考書目
邵義強(1995)。《音樂的源流》,台南,大夏出版社。
劉志明(1999)。《西洋音樂史與風格》,台北,全音樂譜出版社。
鄭方靖(2002)。《當代四大音樂教學法之比較與運用》,高雄,高雄復文。

       

薇薇安法式人文音樂沙龍

台北市松山區八德路三段166號1樓

TEL : 02-25795294

MAIL : viviannesalon2013@gmail.com

LINE ID : @jrt3230e

      

     

營業時間

週一:16:30 - 20:30

週三、週四、週五:13:00 - 21:30

週六: 09:30 - 18:00

週日: 09:00 - 17:00

©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. 薇薇安法式人文音樂沙龍 版權所有